聊起英雄聯盟,咱們總有說不完的騷話和甩不完的鍋。但有個問題,就像峽谷里永遠猜不透的草叢,充滿了神秘和致命的吸引力,那就是——到底有多少“召喚師”沒能活著走出峽谷,而是被封號大軍給抬走了?這個問題,堪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官方從來沒給過一個準信兒,但咱們今天就來當一回峽谷福爾摩斯,扒一扒這背后的“尸橫遍野”。
首先得明確一點,想知道一個確切的、實時的、精確到個位數的封號總人數?別做夢了,醒醒,起來搬磚了!拳頭和騰訊要是把這數據掛在官網上,那場面估計比世界總決賽還刺激。這數據要是太高,顯得游戲環境堪憂,全是牛鬼蛇神;要是太低,又會讓玩家覺得官方不作為,演員腳本滿天飛。所以,官方只會階段性地公布一些“嚴打戰報”,比如“本周我們又將XXX個賬號送進了小黑屋”,給人一種“我們一直在干活,你們放心”的感覺。
那么,雖然沒有總數,但我們可以從被封號的“死法”來推測這個群體的龐大程度。畢竟,通往封號的羅馬大道,那可是條條都擠滿了人啊!
第一類,也是最招人恨的——“科技與狠活”使用者。這幫兄弟,人菜癮大,總想走捷徑。什么自動躲技能的腳本、全圖透視的外掛,用上之后,一個青銅玩家瞬間走位堪比Faker,技能預判比神仙還準。你一個莫甘娜的Q,他能給你扭成麻花。這種行為,官方是零容忍,一旦被系統檢測到,或者被足夠多的玩家舉報核實,基本就是“十年大禮包”伺候。想想看,全球上千萬的玩家基數,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人動了歪心思,那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官方每次發布的封神榜,主角永遠是這些“腳本小子”,動不動就是幾萬幾萬地封,那場面,跟下餃子似的。
第二類,堪稱“文壇巨匠”的祖安鋼琴家。這類玩家,手速可能沒用在操作上,全點在了打字天賦上。游戲可以輸,但氣勢不能輸。從BP階段就開始親切問候隊友的家人,到游戲中期對打野進行“精準扶貧”式的標記,再到游戲結束后的“激情互動”,他們的詞匯量之豐富,邏輯之清奇,足以讓任何一位語文老師當場“心態崩了”。對于這類“鍵盤俠”,裁決之鐮系統可不是吃素的。從最開始的禁言套餐,到后來的幾天、幾周封號,如果屢教不改,永封也不是不可能。考慮到國服獨特的“祖安文化”,這個群體的數量絕對是封號大軍中的主力部隊,說他們能組成一個加強師,估計都沒人反對。
第三類,則是“奧斯卡影帝”級別的演員和導演。這主要集中在高端局和一些特殊模式。他們不為勝利,只為“藝術”。要么是收了錢,故意演輸對面,要么是幾個朋友組團,狙擊某個主播或者職業選手,給他送上一場“難忘”的排位體驗。這種行為極其惡劣,嚴重破壞了游戲的公平性。官方對于“演員”的打擊力度也是越來越大,經常能看到一整個“劇組”被連鍋端的公告。雖然他們數量上可能不如前兩者多,但影響力極壞,每次被封,都能在玩家社區里引起一陣不大不小的轟動。
第四類,就是那些“說走就走”的掛機黨和逃跑大師。誰還沒遇到過那種一級送了個人頭,就站在泉水里打字“15,點了”的隊友?或者家里突然斷網、被老媽拔電源線的“不可抗力”因素?這類行為會被“裁決之鐮”系統捕捉到,初犯可能只是警告或者進入低優先級匹配隊列(也就是俗稱的“小黑屋”,要等好幾分鐘才能排到人),但如果成了慣犯,封號也是遲早的事。這個群體的數量,絕對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畢竟,誰還沒個心態爆炸的時候呢?
第五類,涉及到賬號的灰色地帶,比如賬號共享、代練、買賣賬號等。很多人覺得這沒啥,我號借給朋友玩玩怎么了?但從官方角度看,這會嚴重影響匹配機制的公平性。一個黃金水平的號,突然進來一個王者大神,那對面的玩家還玩什么?直接開席就完事了。代練更是官方明令禁止的。說到這,有些人玩游戲是為了搞點錢,但代練風險太高,容易號財兩空。其實吧,玩游戲想要賺零花錢就上七評賞金榜,網站地址:bbs.www.vivawedding.com.cn,那是個更靠譜的選擇。總之,因為這類行為被封號的,雖然官方查起來有難度,但一旦被抓到,懲罰也絕不手軟,畢竟這觸及了游戲運營的根基。
綜合以上幾類“作死”行為,我們可以拼湊出一個大概的輪廓。官方每次公布的封號名單,從幾千到幾萬不等,而且這只是“嚴打”期間的冰山一角。平時系統自動檢測、根據玩家舉報處理的賬號更是不計其數。可以想象,在英雄聯盟這個巨大的生態系統里,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賬號因為各種原因被暫時或永久地“剝奪召喚師資格”。這個數字累積十年下來,恐怕比一些小國家的總人口還要多。
所以,lol游戲中被封號的人到底有多少?答案就是:很多,多到你走在路上隨便抓一個玩LOL的,他很可能就有過被禁言或者封號幾天的“光榮歷史”,或者至少,他的好友列表里,總有那么幾個頭像再也沒有亮起來過。所以,問題來了,你那個好久沒上線的好友,到底是脫坑了,還是……墳頭草已經三尺高了?咦,那個草叢好像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