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救助自查報告 根據X民救助〔20XX〕19號文件精神,我鄉高度重視,周密部署,精心組織,扎實開展了“社會救助專項整治提高為民服務水平”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如下報告。
摸清了殘疾人底子,并進行了分類,至5月31日止,我社區共有殘疾人125人,有46人享受低保。 及時準備地上報了殯葬改革信息資料。至5月31日,我社區共死亡居民12人,其中單位職工9人。
經過自查,我鎮的城鄉低保金、醫療救助、五保金等專項資金是按時全額發放到對象手中,無截留、挪用等現象。 社會救助自查報告 為進一步規范碧云社區社會救助工作,提升服務水平。切實加強社會救助管理。
社區居委會工作自查報告 上半年,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我社區認真落實年度工作目標任務,服務轄區居民,具體開展了以下工作: 不斷加強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
【篇一】街道辦事處民生工作自查報告 20××年度,區東城街道辦事處認真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和要求,把民生工作納入年度重要的工作內容,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認真安排,逗硬落實,民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加強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住房保障的政策、法規,加強申報、審核工作,著力推進住房保障工作。 【篇二】民政工作特色自查報告 加強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一)完善城鄉低保制度。
1、抗洪救災工作自查報告 入汛以來,特別是“xxx”抗洪搶險斗爭開展以來,縣社按照縣委、縣政府和縣防指的安排部署,全力投入到抗洪搶險工作中,強化組織領導、責任落實和工作措施,在我縣抗洪搶險工作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2、加強領導,我聯校成立了汛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校長為組長,安排全聯校汛期安全工作的預防和緊急情況處理工作,使防汛工作有安排有部署的進行。
3、切實貫徹落實“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方針,牢固樹立“防大汛,搶大險“的思想,以對防汛工作高度重視,提高認識,加強管理。
4、開展檔案安全管理的宣傳教育工作多渠道、多形式經常性地開展檔案安全的宣傳教育工作,要求全局職工務必遵循“安全第一”、“預防勝于救災”、“安全工作無小事”的宗旨,使檔案安全深入人心。
我鎮要依法辦事,及時受理農村困難群眾的低保申請,我鎮建立完整的農村低保對象檔案,強化痕跡管理;推進農村低保工作網絡化管理,增強低保工作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 (五)加強宣傳教育,切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摸清了殘疾人底子,并進行了分類,至5月31日止,我社區共有殘疾人125人,有46人享受低保。 及時準備地上報了殯葬改革信息資料。至5月31日,我社區共死亡居民12人,其中單位職工9人。
【篇一】救助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市委、市政府《關于在全市建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的實施意見》下發后,認真組織學習貫徹落實。
××年以來,城鄉低保動態管理效果明顯,各鄉鎮街道、村(居)委會工作力度較大,通過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全年城市低保共取消低保對象187戶、419人,調整101戶、100人,新增213戶、447人。
月人均補差45元;全鄉共有五保對象25人,發放五保金9萬元,月人均補差231元;20××年,我鄉共有農村低保對象234人,年發放低保金13萬元,月人均補差65元;全鄉共有五保對象23人,發放五保金4萬元,月人均補差231元。
摸清了殘疾人底子,并進行了分類,至5月31日止,我社區共有殘疾人125人,有46人享受低保。 及時準備地上報了殯葬改革信息資料。至5月31日,我社區共死亡居民12人,其中單位職工9人。
低保戶1-3人家庭30000元,4-5人家庭33000元,6人以上家庭36000萬的標準,截止12月1日,按建房進度,向14358戶重建農戶分批發放重建補助金398756萬元。占應發放戶數的911%,占應發放資金比例的945%。
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公司著力加強各項應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完善應急管理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并以“演練周”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了應急預案的演練活動。
安全現場管理自查報告 基本情況 龍家圈街道地處沂河西岸,面積94平方公里,轄54個行政村,總人口4萬人,轄區內現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無館藏文物。
具體自查內容如下: 安全制度和責任的落實情況 公司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備案存檔工作完整,各制度健全,應急預案完整,演練可行,各項操作規程考核效果較好,各級干部職工自覺遵守制度和規程內容,無違章現象。
【篇一】安全管理工作自查報告 自以“專職安全員”身份參加工作以來,一直以“做一名合格的安全員”做為現行本職工作的追求目標。
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及落實方面自查 制度是落實的保證,我校力求做到完善規章,明確崗位,職責分明,嚴肅紀律,責任到人。制訂并不斷完善了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多項應急預案,建立了安全工作檔案。
針對各工區施工現場及油庫和拌和站等重點消防部位加大安全防范投入,充實搶險隊伍、增強搶險設備,明確專人負責,建立消防安全及應急長效工作機制。